神秘内容 Loading...
俄罗斯文学——我一生的最爱(陈溥)
在我刚刚认识不多几个字的时候,常在妈妈的床头看到一些很厚的书:《父与子》、《在人间》……还有更多书名的字是我不认识的。我问妈妈,这是些什么书啊?好看吗?妈妈回答,这些都是文学名著,长大后,你就能看懂了。于是我记住了“文学名著”这个词。 上小学后,我看了不少课外读物:《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马列耶夫在学校和家里》、《哈哈镜王国历险记》等等,但我觉得这些可能都算不上“文学名著”。 上中学了,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读“文学名著”了。一次我大胆地问文学老师(那时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门课):“我想读文学名著,您能告诉我该读些什么吗?”当时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老师微笑地注视了我一会儿,想了想说:“好啊,你可以先读些中、短篇,从俄罗斯作家读起吧,比如契诃夫、屠格涅夫……”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俄罗斯文学作品的阅读。我从图书馆借来了契诃夫小说选,马上看得入了迷。《变色龙》、《万卡》、《第六病房》、《宝贝儿》、《套中人》……我不知读懂了没有,但篇篇都让我激动。很快,我读完了汝龙翻译的契诃夫的几十本作品集。接着,我读了《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他的《猎人笔记》和《罗亭》、《前夜》、《贵族之家》等著名长篇。后来,我读了俄罗斯文学史,按照文学史的评价,我更系统地读起名家的作品。到高中毕业前,读完了当时我所能借到的从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到柯罗连柯、高尔基的所有俄罗斯重要作家的作品。 在那段时间,我的眼前常常浮现着一片神奇的土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茂密的白桦树林,盛开的丁香和樱桃花,婉转歌唱的百灵鸟和夜莺……还有五光十色的涅瓦大街,安静的乡村教堂,衰败的地主庄园…… 我的感情也常常和书中人物一起悲喜:我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流泪,也对他们的美好心灵和觉悟的人格尊严而肃然起敬;对那些才华横溢而无所作为的“多余人”既充满同情惋惜又感到可怜可悲。 那时,我的作文时常被当作范文在班上阅读,我因“博览群书”而被同学羡慕。 (来源:EnglishCN英语博客基地) 少年的我立志要当作家,要写出名著。 上大学后已是60年代。我仍然热衷于读文学名著,而且从俄罗斯文学延伸到苏联文学。绥拉菲莫维支、法捷耶夫、萧洛霍夫、阿·托尔斯泰、费定等,这些苏联名家的作品又成了我新的精神食粮。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仿佛真切地看到了与白军浴血奋战的红色“铁流”,看到在“静静的顿河”两岸曲折复杂的斗争,感受到贵族知识分子回归祖国和走向革命的“苦难的历程”……同时,我也读了一些欧美古典文学作品。 这个时期,政治气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苏俄文学作品不再像50年代那样是一种进步和时尚,而变成“不健康的审美情趣”、“思想上不求进步”,乃至“政治上对现实不满”了。到十年动乱中,我因为出身问题,更因为这种阅读爱好,被批判为“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修正主义黑苗子”。但是,这并没有使我“改邪归正”,我仍然偷偷地读着偶然能够找到的我心爱的作品。我不相信,承载着如此美好的人类精神财富的伟大著作是“大毒草”。 1976年雨过天晴。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许多文学名著重新出版,由于各种原因过去被封锁的一些好作品也被翻译介绍过来。我欣喜若狂,重新理直气壮地读起了我珍爱的这些经典。我也有机会读了一些非主流作家的作品,如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拉甫列尼约夫的《第四十一》、蒲宁的《米佳的爱情》等等,开阔了视野。一些年轻的朋友常来请教我应该读些什么书,让我指点他们怎样理解书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但是,好景不长。阅读文学作品的热潮仿佛一阵风刮过,很快就消失了,社会进入了“读图时代”。一次,我正在重读托翁的《复活》,一个朋友看到后吃惊地说,都什么时代了,你还读这个?我不解地问,那该读什么?他回答说,现在是上网,看卡通。要读也读些时髦的,像卡夫卡、昆德拉什么的。我明白,我再次与时代脱节了。这次当然不会有政治思想上的危机,却是大大地落伍了。我读着这些“过时的古董”,也一定被别人视为“古董”了。但我仍不思悔改,仍津津有味地读着。我就不信,曾如此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真实而又有巨大艺术魅力的文学经典会过时。不,他们将永远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现在,我退休了。有了充足的时间,可以远离浮躁和喧嚣,从容地再次拿起俄罗斯文学作品,重温那些少年时代就让我激动的人物和故事。奇怪的是,如今我不再痴迷和激动,我好像在和早已熟悉与尊敬的师友聊天,倾听着他们的理想与愿望,体会着他们的苦难和欢乐,品味着他们的深刻与睿智;同时,我也向他们倾诉着我的人生遭际。 我始终没有成为作家,甚至没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我常问自己,这持续了半个世纪的阅读给了我什么?我说不清楚,好像也无法说清楚。它给我的是无形的财富。我从这些阅读中体味历史、关注人生,学会了自尊和尊重别人,学会了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悲悯,学会了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爱。 在大半生的阅读中,有两点最为遗憾。一是我不会俄语,不能读俄文原著,这也许使我不能原汁原味地体味书中的真谛。但使我欣慰的是,我相信我国杰出的翻译家们已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文的美,用丰富多彩的汉语再现了原文的韵味,使我仅从译文也能品味出托尔斯泰的厚重,契诃夫的幽默,高尔基的激情。二是虽然向往多年,但从未踏上俄罗斯的土地。而我认为只有踏上那片大地,才能真正理解俄罗斯民族,理解俄罗斯文学。这一遗憾在开放的今天是不难弥补的,我深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踏上那古老、广袤的大地。 人活着,读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多么美好啊!
|
|
|
|
神秘内容 Loading... |
你可能对下面的文章也感兴趣:
|
|
|
|